英國「協助自殺法案」:有尊嚴地死亡的權利能真正免於脅迫?

英國「協助自殺法案」於2024年11月在下議院出乎意料地二讀通過,但法案在保護脆弱的末期病人方面仍然存在爭議。

 

英國工黨議員 Kim Leadbeater 提出Terminally Ill Adults (End of Life) Bill 《成年末期病人(生命終結)草案》(又稱「協助自殺草案」 Assisted Dying Bill)於2024年11月29日出乎意料在下議院二讀通過。截至撰稿時,草案正在委員會階段進行辯論。該草案「在符合保護措施和保障條件下,允許成年末期病人提出請求並獲得協助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協助的醫生不負刑事責任。

草案提出,英格蘭或威爾士並在國民保健署(NHS)登記的居民,如果符合以下主要條件,可以要求協助結束自己的生命:

  • 他們年滿18歲
  • 他們有精神能力做出知情決定
  • 他們患有末期疾病,且預計生命僅剩六個月

技術上,草案為按照規定程序去協助患者結束生命的醫生免除刑事責任。否則,醫生可能面臨兇殺有關行罪,特別是協助和教唆自殺的罪行。

鑒於英國早前多次嘗試提出類似法例均告失敗,目前草案的進展令人意想不及。

雖然二讀的通過反映了公眾對協助自殺在原則上的變化,但在實行和保障措施仍然存在爭議。人們可能會聯想起福爾摩斯的故事 《血字的研究A Study in Scarlet(或BBC改編的 《連環粉紅命案A Study in Pink),當中殺手以說服受害人自殺方式行兇。

建議中保障措施的一部分,兩名獨立醫生和一名高等法院法官必須確信病人有能力並自願做出該決定。草案明確規定任何誘導行為均為刑事犯罪,以防止對病人作出脅迫和壓力。然而,人們擔心這些措施不足以根除所有形式的脅迫或壓力。

工黨 Diane Abbott 擔憂法官的角色可能僅僅成為「橡皮圖章」。她強調末期病人的脆弱性,這些患者可能會不想「成為負擔」或因照顧成本而有感被迫尋求協助自殺。

草案並未明確界定脅迫、壓力或誘導的定義,這使得甚麼構成不當影響存在模糊空間。例如:

  • 僅僅提及協助自殺的選項是否構成脅迫?
  • 家人表達對照護的情感壓力是否無意中給患者施加了壓力?

這些行動或言語的程度、意圖和直接性可能會引發複雜的問題,甚麼構成脅迫或壓力仍然是爭論的焦點,但這也許是人生中永恆的問題。

醫學協助死亡或自殺 (medically assisted dying or suicide) 不僅是醫學法律問題,還是一個醫學倫理上的兩難困境。該法案在委員會中的辯論就反映了社會不同階層的分歧。一方面,適當的保障措施對於尊重病人的自主權至關重要。然而,複雜的程序意味醫生對此更不確定,末期病人遵循過程更加困難。雖然無法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但希望通過討論會找到一個平衡點。

雖然末期病人應該有選擇帶尊嚴下死亡的權利,但希望通過討論可以達致平衡,以適當的保障措施防止對機制的濫用。

英國「協助自殺法案」:有尊嚴地死亡的權利能真正免於脅迫?
Gordon Chan avatar
陳偉志大律師

香港大律師,Archbold Hong Kong 公共衛生特約編輯,大律師公會刑事法律與程序專業委員會委員,專注於醫療,科技及刑事法律。

鄭祉盈

香港大學法律系學生

滾動到頂部